中华新闻网

周口师范学院实践队探访井冈山: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

更新时间:2024-07-29点击:140

【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姜晓晴 耿浩钫】近日,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“弘法毅志,逐梦井冈”实践队于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参加2024年“井冈情•中国梦”——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,实践队深入井冈山,探访多处革命旧址,旨在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
实践队第一站首先来到了黄洋界,这里见证了革命时期依靠人民群众求胜利的辉煌篇章。当实践队员们站在黄洋界哨口,望着那依旧雄伟的炮台和纪念碑,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激烈的枪炮声,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。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充分体现的是: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革命精神。而这种革命精神,正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。他们纷纷表示,要铭记历史、不忘初心,传承革命精神,紧密依靠人民群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。

 

紧接着,实践队前往八角楼,这里是“实事求是闯新路”精神的象征。毛泽东在此提出了“工农武装割据”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和策略,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,点燃了燎原之火。实践队员们穿梭于八角楼的每一个角落,仿佛能听到当年毛泽东同志奋笔疾书的声音,感受到那份对革命事业的执着与坚定。他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生动叙述,仔细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,用心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。

 

实践期间,实践队也来到了大井朱毛旧居,这里见证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艰苦与执着。队员们瞻仰了“读书石”,感悟毛泽东同志在艰苦环境中仍坚持读书学习的精神;参观了“残墙”和“常青树”,了解先辈们不畏艰难、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。队员们纷纷表示,要自觉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、把准航向的舵,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。

最后,实践队探访了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,在这里,实践队员们看到了红军医院当时简陋的医疗设备、自制的手术器械等,但每一件都承载着红军战士们与死神搏斗的英勇记忆,见证了无数生命的奇迹在艰难中绽放,漫步在医院旧址,一排排庄严的雕塑巍然屹立,它们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,引领我们凝视着那些英勇的红军伤病员们的身影。以无声的语言,生动再现了伤病员们面对敌人残酷折磨时,那份坚不可摧的忠贞与不屈,以及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。这里承载了伟大的奉献精神、团结精神、乐观精神和奋斗精神。

 

走在井冈山的这片神圣土地上,实践队员们对红军将士们的革命经历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。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,他们为什么能够艰苦奋斗在井冈山呢?这就是信念的力量,他们胸怀革命理想并坚守革命必胜的信念。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感谢这些革命先烈的付出,要秉承井冈山精神,厚植理想信念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,坚定不移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。
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